刘阳艺道
2015年文章刘阳艺道——从《道德经》体味1986年创立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艺术迦山近复读老子《道德经》,试从以下几方面,解读刘阳先生艺术之道。道,即规律、方法。尊重规律(道)是德。1艺道,即天、地、人对应、互补、和谐之道。自然万物都是对应、相生、相克、互补的:天地、阴阳、明暗... [阅读全文]
面体构成的启示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的面体意识
刘阳
中国山水画的衍变,经历了由线条入皴法再至颜色,至唐代,山水画与人物画一样,初尝设色,宋代之后皴法大兴并分出南北派,南派多与自然物象吻合的外露的“斧劈”一类,北派多表现土质地貌含混的“披麻”一类。元人则倡北派技法,着重发展成用笔堆积的苍茫与朦胧,用笔多圆活干涩。明代的山水画则收敛北派,举托南派技法,由圆活入楞角。蓝瑛的画即有此感觉。山水画入清则南北技法不再分得很明显,互为并用,尤以龚半千的层层“染法”有新意。
蓝瑛的山水画用笔取圆润,所画石、树皆采用“方”的结构造型,意念上用南派的几何构成,笔法则参以北派的苍厚凝重。蓝瑛的画分两大类:纯以笔墨取胜的一类;与大色铺染的是又一类。用细碎的小块面组合构成大的面体,看似层层堆积,实则点到为止。宋代南派山水画大都是随型构成方形用笔,蓝瑛则正与之相反,笔墨中的交插、排列、重叠,多用侧笔,以细碎的组合而成,更融入几分倪云林的疏旷与萧瑟。倪云林是侧笔画层面,蓝瑛则“拖笔”切面,并使用淡彩对背光部与凹面进行渲染,他的作品,体面的意识贯穿始终,同时对点的空灵的使用亦有沈周之妙。
在中国山水画中,蓝瑛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他创作意识中的体、面个性化与执著的深入,则对现代山水画有不少的启迪。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