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文章

车铭奋

文 / 车铭奋

2018/03/01
分享到:
新文章
文章内容      在色彩中邂逅另一个自己
                      李萍 
    暮春,所有的春花渐次绽放,春风沉醉的景致里,领略《西部风情——车铭奋画展》,实乃幸事。 
    亲眼目睹了身边的花事后,步入色彩构筑的空间,去回味暮秋、深冬、炎夏、晨昏、正午,一些羡慕,一些钦佩,一些感念,淡淡地喷薄而出,也是美事。 
    我也是喜欢美事与幸事的人,所以早就计划着去欣赏车铭奋画作,想一饱眼福。尽管错过了美好又喜庆的开展第一天,却也无妨,择日,在午后信步而行,在微雨滴落,微风拂乱我的发丝的美好中,我很是享受。微风斜斜而过,发丝随风起舞,我想象着他的画展作品中是否有丁香花,是否有小巷,是否有村庄,是否还有惊艳? 
    与车铭奋年龄不相上下,是同龄人,每次在街头相见,一副眼镜,遮挡了眼神的锐利。 
    小城不大,对于佼佼者众所周知,车铭奋是那佼佼者之一,在临夏画界赫赫有名,年轻,低调,唯一一名从事西画创作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与他在街头遇见,点头,微笑,打招呼,从没多说过一句话,如此往来多年。 
    生活就是这样,或许不熟悉,获悉陌生,但因为有口碑,所以知晓其人其作品在所难免。车铭奋即是那样的人。 
    一个画家,其观察力和鉴赏力是高于他人的,对于美的追求,对于彰显美,又是特立独行的。然而,对于美的享受,对于美的欣赏,对于美的追求,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亦没有内外行之分。所以,我观战品画,也是情之所至。 
    或许是天气缘由,特别符合我的心意和心境,我在展厅停留的那些时间里,还有打伞冒雨观看者。我是自由的,我不必踮着脚尖,或是找空隙欣赏,而是随心所欲,侧看,左看右看,远看近看,站在展厅一角,靠着一张几桌看,或是变换方位,近看细瞧,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必做作地发出啧啧称赞,也不必担心因为喜欢多看几眼,或者看上那么一刻钟,甚至更长时间。 
    雨声伴我,注目雪山、流水、秋景、塬上人家、城市记忆的题材,雨声也伴我区分水粉、水彩、油画。色彩所描述,表现出的一切,洋溢着甜蜜,唯美,安静,淡然,还有苍凉。 
    潘天寿先生说:“画起来随意,看起来舒服,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车铭奋做到了,他的画作就是很随意的。眼前的一幅幅唯美的画作,就是很随意的,用疏密有间,应该还有更多的词形容77幅精品力作的,只是我词穷,只说多么不易。事实上,他为画展精心准备了160幅画作,展出的只是一部分。 
    车铭奋一直致力于西画的创作与写生,二十多年里,他用色彩感动着自己也感动周围的人。或许,他总是在色彩中邂逅着另一个自己。 
    车铭奋用文字记录着自己对画的痴迷:“清晨,当一抹阳光透过窗幔,照进我小小的画室,我会真诚的感谢上帝,因为我还活着,活着的我还在画画,我想人在这个世上,有许多活法和生存方式,但无论怎样却不能丢失追求,艺术是我穷极一生的追求,为生命而歌是我永恒的梦想,我为此而不断的跋涉,对于未来我愿我是个活着、不停走动着的精灵……” 
    只愿活着,对于未来,他愿是个活着、不停走动的精灵!不愿意重复别人,也不愿意重复自己,他是天使,是自己的天使,是属于自己绘画国度里的天使,简单行走的精灵! 
    精灵有时候是孤独的,享受孤独也是一种福气。车铭奋在享受那份孤独,那份画家独有的孤独,在孤独中行走,在孤独中描摹美好和感念。
    于是,在行走中,车铭奋历练着自己,走过的山路,欣赏过的景致,在意过的场景,都刻入他的目光,渗入他的灵魂深处。那些熟悉的,他又喜欢的风物,像雪粒,又像雨滴,打磨着他的画笔,也诗意着他的生活。 
    宛如写作,画画亦不例外,表现最熟悉的东西会写得得心应手。车铭奋的画作,也是他所熟悉的,片段或是记忆,都那么赏心悦目。安静的景物、完美的构图、温和的心境、温暖又透明的质感,色彩的冷暖、明暗、虚实、空间,绘画语言被他运用的得心应手。 
    在油画《梵音远去》前驻足,作品散发着温暖的辐射,细腻在流畅中显现。我没有被阳光照耀的雪山打动,令我难以挪步的是藏族阿妈,不,是藏族阿奶。她的白发,她的沧桑,让我想起我的姥姥。我的姥姥生前也有那样的发辫,只是比藏族阿奶的长。 
    藏族阿奶在朝拜,她很虔诚,双手尽力的合拢中,一座山在显现。 
    阿奶的缕缕白发,被处理得恰到好处。与雪山的白有区别,如果不是对色彩运用的娴熟,怎会对白色有这样精妙的把握。 
    两条辫子,搭在身后,不长,最为精巧的是,辫梢还有红色毛线与辫子辫到一起。如若对生活观察的不仔细,又怎会留心到细节呢? 
    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中,何尝不是一座山,都在认真地朝拜自己。 
    画中的阿奶,如我的姥姥,也是一座山,与她朝拜的雪山一样。 
    阿奶双手突出的关节,双手的温度,蕴藏在那尽力的一举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阳光洒在阿奶的脊背上,也落在她的虔诚的朝拜中。 
    于是,一幅画面在眼前铺展开来,她的朝拜之后,或许要开始转山。她一生都在朝拜,都在转山转水,一个个故事就此洇开…… 
    雪山顶上的霞光,也铺展开来,与阿奶衣袖上的褶皱一样,明暗处理得恰到好处。 
    且不说阿奶的日子过得如何?艰辛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信念,她心底深处敬仰的东西,令她与世无争抑或淡然之中。 
    还有雪山,如若画家对生活没有执著,没有执念,又怎会观察的如此细致呢? 
    阿奶也好,阿妈也罢,祈福,祝福,是否也是执念呢? 
    对宗教的虔诚也好,对儿女的祈福也罢,她就是活脱脱的一座山,与她朝拜的山一样,让家人感念。 
    我喜欢草原,所以也注目过那些藏族阿爷阿奶们,他们一手执佛珠,一手摇着小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别说眼角的皱纹和额头上岁月的痕迹,就是那目光,也满是沧桑。当然,那些阿奶们的发辫,有些散乱,在风中,在阳光下,唯有辫梢的一些毛线,还有着内心渴望年轻的感觉。 
    谁愿意老去啊?谁没有年轻过啊?一颗心要经历多少,一颗心要打磨多久,方可保持自我的状态。 
    车铭奋是藏族,虽是土生土长的临夏人,可是他骨子里潜隐的特质,让他对雪山情有独钟,否则又怎会有那样让人难以释怀的作品呢? 
    不好揣摩,也不必去揣摩。 
    去看雪山,去追寻时光的印记,去感念季节,车铭奋一直在路上。 
    与一份美好遇见,与某个景致邂逅,红尘中的一切,凡是他所见所感的,都在他的画笔下轮回,新生。 
    听说,灵魂相近的人,某些方面也是相近。比如痴迷,比如执著。 
    在很多的时候,与一些景致美妙的邂逅,就是邂逅另一个自己。有些感觉也是长久以来蛰伏在心底的,车铭奋对生活的解读和感念,在色彩中显影。
    所以,车铭奋是懂自己,因为懂,他用画笔表达他每次的邂逅,不管是《秋草无香》《城市风景系列》《家在塬上系列》,还是《古格遗韵》《梦》《梵音》《阳光村落》,或者是《陶殇系列》,都渗透着他的心思,隐藏着他话语。 
    绘画,抽象与意象之间,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或许,只有读懂车铭奋,方可读懂他的画。 
    人生如梦,所有人在梦中坚强地面对着另一个自己,在梦中邂逅自己,而后万水千山走遍,用各自的方式触摸邂逅的另一个自己,揉进所有的情感,一直如此,像一本书,一页一页翻过,一晃多年,书香依然。 
    车铭奋就是那个追梦人,用画笔诠释生命的追梦人。 
    在追梦的途中,车铭奋总是安静的面对自己,对于自己的画作,他在《西窗散记》中所写的一样:“若多年之后,有人拭去岁月落在我画布上的灰尘,能清晰地看到这些画,看到这一屋子的画,能从中体会到优雅,读到粗俗,感到丑恶,觉得快乐、忧伤,或被震撼,或被涤荡、被灼伤。如果是那样,我会在天国里微笑,让人们能在这些画里想起一个爱美的人曾来到这个世上,这就够了……” 
    若干年后,因为一些画,记住一个人,多么忧伤又简单的念想…… 
    展厅里的有些画标明“已售”字样,被购画据为己有,很是佩服那些购画者,他们将喜欢之作挂于斗室,也是爱自己,更爱生活的必然。 
    展厅外雨声不断,溅起的水花,大大小小,犹如车铭奋的画,拼成另一个车铭奋,无论视角的延伸,还是灵魂的触摸,都在时空的交错中,成为一个个音符,弹跳在空间。 
    唯有真性情,才有大境界。 
    走出展厅,目睹串串紫藤,挂在架下,也在聆听雨声,也在注目。雨珠落在含苞的牡丹上,颗颗晶莹剔透,有些惹人怜爱。 
    抬头,在雨中,结束美好。 
    其实,我在车铭奋的画中,也邂逅了另一个我,否则我怎会那么有耐心,怎么会凝神,沉思,乃至发呆呢?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临夏州作协副主席)
847 次浏览
推荐
车铭奋
评 论
车铭奋的更多话题

新文章

文章内容1: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画画了,感到很是困惑与迷茫,最终的问题还是落在"怎么画上",思考之余翻一些中外画册,同是在画山山水水,花鸟鱼虫,这些千年不变的题材,在大师们的笔下演绎的出神入化,异彩纷呈,何故?当下有的人热衷对题材的拓宽,求新求异试图突破,题材指...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4/11

新文章

文章内容车铭奋是全国青年美术家培训基地和中国2012年首届西部少数民族油画创作高研班的优秀学员。在一年的强化培训中,他和他的名字一样,勤勉努力且多有思考的棱角显露。铭奋以及他同学的是一批操着不同民族语言,饱有不同地域民族气质的少数民族青年才俊。在几年的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事中,表现...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3/06

新文章

文章内容西窗散记车铭奋一我不清楚什么原因使我要走绘画这条路,也不知道自己能在这条道上走多远,但我能深深感觉到自己的心无时无刻在为钟爱的艺术而跳动着,每天如果不在调色板上搅动下颜色,就有种茫然若失的感觉,总是要满怀激情的挥洒一番。然而好多时候,情况并非如我想象那么美好,眼前大师们的...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3/06

新文章

文章内容车铭奋是位勤奋、求索不止的画家,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在具象与抽象、实在与空濛交融的意象中寻找创作的切入点,通过对画面结构、色彩、笔触、虚实、强弱等绘画因素的娴熟、挥洒自如地运用,使作品更具写意性,形式感更强烈,同时赋予所描绘的景物深厚情感与生命,表...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3/06

那片天地

文章内容那片天地车铭奋记水彩世界的守望者李海茫先生记得很清楚,我是在初三那年复读了一年之后,才考入临夏师范的,那是一九八八年的秋季。起初,不知“师范"为何物,那时的我们虽说和现在的高中生在年纪上相差无几,但当时的师范学习生活,因为少了升学压力要比现在的高中生活丰富、有趣...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2/27

新文章

文章内容荡尽浮华抒真情四十不惑,绝非是无惑。对于四十岁左右、且潜心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年龄感触和人生体会尤为深刻。近日,车铭奋从Email发来一篇题名《案头琐记》的小文,记录了他刀耕笔犁之余,因惑生思的一些心迹,细细读来,随意和平实之处,弥见他个人情怀的达观和对艺术思考的独到。“好...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2/24

新文章

文章内容充满诗性的油画我与吉平君是大学同一寝室的同学,那时的我们来自全省的各地,正值青春年少,在黄河边有个叫雁儿湾的开始了艺术的梦想。毕业之后我们各自散去,都回家乡从事中学美术教育,一边教书一边画画,坚持已有二十多年,我很庆幸在我们如此荒蛮之地,有像吉平这样身虽居于低处,内心却不... [阅读全文]

by 车铭奋 2018/02/24

公安备案号35020502000373 | 闽ICP备19018122号-2
Powered by 衍艺圈
topart.cn
投稿邮箱: topart_news@163.com | 客服支持: topart_cn@163.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