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文章 中国画笔墨的智慧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先生水墨画作品涵养认知 水墨歌者 中国画,顾名思义是因所使用的笔、纸、墨,形成的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这其中,中国画花鸟、人物、山水的特点,除立意、结构、造型、构成之外,对笔、墨的认知、理解、使用,是最能检验画者对中国画材料的笔、纸、墨的驾驭能力,也更能体现画者的学养与雅、俗取向。 所谓“有笔”:即是对毛笔结构(笔尖、笔肚)、笔锋(中锋、侧锋、偏锋)认知、使用形成的力度、方法(点、线、面的提、按、皴擦、扫、戳、渲染),可如丝、如杵。用够、用足,方可有效传达、表达、深化主题与思想、意趣。用笔到位不能修改的精妙:作品的骨力、骨气才能彰显或灵巧、飘逸、洒脱;或凝重、稚拙、奔放。 所谓“有墨”:本质是对用以调和的媒介“水”的多、少,形成的浓、淡、干、湿的控制,及宣纸吸水状况的认知与把握。好的水墨:淋漓酣畅、有无尽的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灵动飘若氤氲、霞霭,或有无相生、浓淡相宜;凝重如磐岩、如钢铁;温润如春雨,干裂如秋风(黄宾虹语)。 具有完备、高超、精致的立意、结构、造型、构成、笔墨、色彩肌理、思想性系统的中国画,才是完整的、有价值的。 中国画最能体现画者的学养与良心。 水墨画最能体现笔、墨结合的时、空与学养、思想、智慧。 刘阳先生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沂蒙、江南、湘西、云贵青藏高原几大系列)几十年的探索、追求,皆如此。 然而,近些年名利驱使,很多未经过高等美术专业教育、规范学习结构、造型、构成,不了解国内外美术史、历代大家作品、技巧、理论、色彩关系,不去观察、写生研究机构,只通过临摹、抄袭画册,或拜个外行半吊子“为师”,或弄个泛滥的草台班子的社团成员,而“速成”的自诩、自吹自擂、炒作的伪“家”、“大师”、笔会、表演,甚至“流水线”“生产”,就为了卖画、脱贫致富。既不懂笔与墨的本质内涵,无笔无墨,只知抄袭、剽窃堆砌,“丑”、“脏”、“干”、“乱”、“花”、“艳”、“腻”的恶俗,随处可见。扰乱了视听、破坏了标准,把美术行业、专业弄得乌烟瘴气,助长了不求甚解、粗制滥造与低俗审美的取向。 中国画与社会文明同步的进步,需要更多有功底的文化型、创新型的专业艺者、画者的长期、可持续的不断努力的探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