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章 舍 象 求 意 ——1986年创立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 穆家麒(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 邂逅刘阳始自八十年代初,几十多个寒暑往来,友谊真挚亲切,每晤必尽兴而谈,忘年之交难能可贵。 刘阳早年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又于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金融,深造于国外学习经营管理。于艺术他既掌握传统又富于创新、相谈间,有关美学观点问题各持己见,能以求同存异精神相互借鉴、汲取所长,求得统一认识,化代沟而相辅。 刘阳君聪颖勤奋,好学不倦,在潜心学习传统中,敢于摆脱束缚,刻意求索新意境、新形式,赋予作品以哲理性的内涵,审美余韵缭绕,发人深思。他既作画,也赋诗词、书法、篆刻俱全,且又笔墨、水彩、油绘并举,融通中、西看似庞杂,实则统一于“简练、概括、拙中见巧、重神精形,以意写之”,所以一见便知是刘阳的作品。 元末明初画家王履为其《华山图》作序谈及:“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显然,意在形,舍形何以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王履虽注重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但他又强调了“意”,而“意”与“神”还有不同,所谓之“意”,乃是画家审美感受中产生的宙美意象,即以客观物象的抽象,概括表现的艺术形象,它是审美对象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刘阳在继承传统创新的过程中,或非直接缘自王履《华山图序》而有所悟,但其创意颇甚近似,关键在于“意象”的探索。 “意”属于美学概念,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意”的概念,扩大了“神”的内涵,开拓了由“神”到“意”的审美境界,是对宋、元的“不求形似”有所发展。“意”虽寓于画中,亦可传之画外,即产生“意象”。这种富有哲理性的创作,犹如“石韫玉而山辉”。在刘阳的沂蒙画风作品里,常常看到同一主题,采用不同艺术形象的反复表现,即是对哲理性的尽情发挥。这种反复表现,何以不厌其烦,原因是哲理性的内涵,不仅限于一事一物、亦可推广到整个自然观象和社会生活,使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启迪了逻辑推与理性分析的辩证思维,从而加深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应是审美感受的全部过程。 在刘阳的花鸟动物作品里,多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如我国诗词的“咏物”,借助于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之类作为媒介,以表达某种情愫,寄托意念。亦即宋人画中的“托物”,是画家从对“物性”的理解,赋予它们以生命、个性和意志,用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综观这些题材,无不表明画者有感于物、托物寄情、借助“拟人化”手法,抒泄抑郁之气而自我解脱,作品每每耐人寻味。 刘阳的人物画作,虽深受陈洪绶、任伯年影响,但不落传统窠臼,且造型功底深厚又善于变形夸张,并通过“默识心记”、“传神写意”, 别具一格。均以“取神”之法,揭示不同人物在特定坏境中的各自精神面貌,引发读者无限关切。清画家沈宗骞所著《芥舟学画编》,其中“传神总论”一章论及“取神”和“取神之妙”;”观人之神如飞鸟之过目,其去愈速,其神愈全。故当瞥见之时神,乃全而真……”。在表现形式上,既采取西洋古典写实画风,又吸收印象派的装饰因素,说明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断求索。 刘阳的“沂蒙画风”作品,主要在于“情”和“意”的宣泄,是从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而提炼的精神境界,似与魏晋山水画的玄学“舍象求意”相关,但又非完全脱离观实的虚幻想象,它是画家观客观事物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也是“寓情于景”的自我抒发。罗丹曾谈:“自然界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刘阳可能在法国雕刻大师罗丹的启迪下,创造了“人体山水画”,是自然美与人体美的融会结合,开拓了山水画的新意境,是自跋于畦径之外的艺术道路。 在世纪之交,所谓之“全球化”必然反映于上层建筑的艺术范畴,期待刘阳不断创新,多有佳作。 于扁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