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非物系列之竹》很大的特点是构造,既不雕也不塑,靠这种组合构造将一次性竹筷拢起来又回到竹子,它的本质有一种人文关怀,希望大家要注意生态和环保,要珍惜自然,这在中国年轻的艺术家里面,我觉得是特别可贵的。
——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因为我们,竹子变成筷子;因为钱亮,筷子变成竹子。
有些东西在文明的进化中演变为我们的工具;有些东西在文化的自觉中还原为它们自己。
——唐尧(《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钱亮的《物非物系列之竹》在竹子与筷子之间进行转换,当我们把竹子变成日常消费品筷子而走入千家万户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把一根根筷子又还原成了竹子的原初状态。以此来揭示出“有些东西在文明的进化中演变为我们的工具;有些东西在文化的自觉中还原为它们自己”。钱亮的此种思维方式和视觉表达无疑是雕塑新一代的一个代表。
——冀少峰(批评家、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竹子制作成筷子,再从筷子还原到竹子,看似简单的材料转换背后体现出具有哲理性的语义思辨。一方面来说,事物经过再思考,体现出崭新的形态、全新的价值,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寓意一种破坏后的再生。另一方面来说,无数根一次性筷子围合起来,象征着无数零散的力量聚集起来,形成团队性的整体呐喊,实现理想名义上的文化本原上的回归。
——范伟民(《雕塑》杂志社社长)
钱亮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一个雕塑家、一位好编辑,还能干什么,不可估量。他的作品是一份细腻的情感加上一份匠人之心再加上一份不张扬的当代意识,糅合在一起表述了手和心的关系在今天存在的价值。
——吴洪亮(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钱亮利用一次性竹筷子作为材料,“组装”回母体竹子的一系列雕塑形态,似乎在表达筷子集体“回归”本质的愿望。这些作品对自然之物的美的开拓,将超越物象本身,直抵其社会化的深层隐喻,让观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悟到了一种中国文化含蓄的社会美学内涵。作品所包含的观念价值与自然之物完美结合并使人进行形式展现之外的社会化反思。
——尹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