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写意的鼻祖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王洽,宋代的梁楷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而明代的徐渭则把大写意推向了极致。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而潍坊画家郑重,就是当代少有的大写意人物画家。其技已达“任意挥洒,神完气足(张诚语)”之境。其画尤重“以神造型”。形似易,神似难。寥寥几笔能抓住其神,即若忽略其形,亦不妨其似。故“得意忘形”当属上乘。“远观之似抽象,粗观之乃意象,细品之则具象”(冯远语)。佳者不常有,妙者贵偶得。不“废画三千”,焉能得之乎!
观郑重作画,线条运笔看似无意,随心,实则成竹在胸,以意运墨,因意成像,从而以象达意。这不正应了大写意的真谛,达到了有意与忘我的统一吗!?
历代文人雅士的极力推崇和大胆实践,“写意”不仅作为中国画的一种风格而存在,而且还成为中国画的一种总的艺术观念。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被中国知识精英千百年来孜孜矻矻创造出来的格调高雅的艺术形式,却在当代中国画百花园中渐渐消退,甚至很难再见了。
让我们展开近几十年来的中国画画卷,不难发现,山水画、花鸟画,特别是人物画风格益发向着写实素描的方向滑行,刻意繁复、矫饰堆砌、精工巧匠工的所谓“写意画”充斥了我们的展厅、市场和各大媒体,个性作品和个性画家在“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口号下被排斥在所谓的主流外,具有民族精神的酣畅淋漓、挥洒超逸的水墨大写意已成为稀有品种。
那么郑重老师又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方知郑家世代书香门第,已历三世。他少年时,即从祖父郑经五先生习画,在传统人物画中浸淫十数年,已有小成。然而祖父时常告诫曰:“画之所贵,贵在存我(黄宾虹语),尔当谨记”。此话存于郑重心中,久久无法忘怀,并成为他心中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于是,为了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郑重放弃了原有的现成模式,重新开始,十年如一日地继续磨练自己的技艺,这是一条荆棘之路,郑重挫折过沮丧过,孤独、寂寞地探索着,但从未真正想到过放弃,因为他记得祖父谆谆教诲和殷切期待的目光,这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给他披荆斩棘的力量。终于,他走出来了,走出了祖父的影子,踏上了一条崭新的大写意之路,一条只属于郑重的绘画之路。
观郑重先生,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云游山涧的隐居士,难为凡尘所扰;又好像一位痴迷绘画的求道者,一心唯艺。也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郑重先生一样的艺术家,默默求艺,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艺术的血液才会在这富饶的土地上流淌不息,并不断壮大。
画家郑重近照
作品欣赏:
艺起来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