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明创造了一个环境,
供人们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反思,
同时在艺术本体语言和可能性上进行探索
——柯明
就随艺起来小周,
对火的不要不要奖获得者——柯明,
进行一次专访。
周:您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画画的?家里有人从事这个行业吗?
柯:我确信,是小时候从神笔马良的故事开始的,在地上和课本上涂鸦马,以为它真的可以活过来;后来中学美术老师黄开者觉得我很爱画画就开始专门教我素描;高中的时候,就顺理成章的选择美术班,当时美术老师也是班主任徐长文特别喜欢我,因为我基础相当好。当然我母亲喜欢一点手工活,绣枕头套子等等,小时候经常跟着她动手。所以我从小就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
周:作为艺术家和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这两个角色有冲突和分裂么?
柯:在我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当中是没有太多冲突的。作为一个观念先行的艺术家,我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我在艺术上的态度是比较一致的。当然在做艺术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现实的困难是有的,比如:你要做作品的钱,你要有交流,你要结婚,你要生孩子,你要处理好俗世的关系,但是这和你做艺术是两回事,不矛盾。因为任何职业的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周:现在很多人认为架上绘画必然走向消亡,并且装置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等等才是以后的发展潮流 。那您对他们的观点怎么看?
柯:这个问题不能这么表述,架上绘画在西方正统艺术史范畴它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它的确是发展到很高的阶段,不管是从绘画语言、材料和形式本身而言,还是作为观念表达或者情景描述方面,可再探索的空间已经非常小,当然它永远不会死亡,只是玩的人少了,不是当代艺术表现的主流形式而已。虽然在中国语境里面,绘画的群体还是很多的,这和我们国民的基础审美、教育有关。当然,很多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已经超越了绘画形式之上。
周:50和60后的很多中国艺术家(比如岳敏君、方力钧、艾未未等)的作品都是讽刺批判中国当代社会的,但最近的中国艺术家似乎都改变了方向。您觉得您想通过您的作品表达什么?
柯:中国50、60艺术家大多以历史叙事、宏大题材为主,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强烈的反映社会深刻问题,关注人的存在状态,试图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情境。而80、90艺术家开始不关注这些,他们大多以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出发,微观表达,无指向描叙,只表达生活本身。从我而言,我觉得我还是属于前者,我觉得我对人类的生存是有抱负和理想的。首先我是一个接受普世价值的人,其实我对人和社会存在的问题表达都很直接。虽然我不能发现新的问题,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我希望从艺术史的角度,尽量用一些新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去表达这些问题,给当下的社会人一些一样的解读和观感体验。
周:不管是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媒介,都会面临语言和思想之间有效表达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解决这些问题的?
柯: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问题本身存在两个问题,好像这么说有点啰嗦,但是还是可以清晰的解释清楚:在之前我们所依赖的语境里,这个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二分问题-将艺术的维度锁定为思想和语言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们对大部分能称之为“学术问题”传统的讨论范式,在以前,我们还曾经把它分为能指和所指,也曾经将其分为形式与意义…类似的太多了,这个传统是很老欧洲的,我们又有着学习欧洲的光荣传统。所以,我也肯定用这种范式考虑过。因为他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首先,观念先于形式本身而生成意义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思想却是一个更为芜杂而庞大的东西,我们历史上能称之为思想的东西屈指可数,我不相信我们能批量生成那么多思想,所以我理解你说的“思想”是一种观念,既是“文以载道”的“道”而语言,则更像是艺术家的“配方”也就是“方法”那我的回答就很简单了:如果艺术家是自觉意识的做作品,那这个问题瞬间灰飞烟灭。如果依赖于某种驱动(比如美术史,资本,或是修身养性)那它必然是分崩离析的,不自洽的。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身存在两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语言本身即是思想的载体又是思想的本身。他们本身够不成我们所说的二元问题。
周:您怎样取舍创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想法?
柯:没有刻意对待这个问题,如果是作品本身的问题,一般是向我前面表达的那样,将其往我所关注的终极标准去判断和选择。如果是市场问题,我会选择作品意义的完整表达。
周:对于您的作品《3000亿的灰》,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当下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然而对于许多艺术家,在一些传统题材和技法里寻找当下性是最为困难的,您是如何寻找的,又是如何将两者统一的呢?
柯: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和我的教育和生活经历有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经受成吨的资讯,这些资讯也每天垂青无数个人,他们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啊,我只能用这个词。鬼知道这些信息是怎么被我标记为“有意思的”或者是“有搞头”你知道,有大数据,有云运算…他们充当着资讯“上帝”的角色,他们才决定让哪些人看到哪些信息。你说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在传统题材和技法里怎么可能找到当下性呢?当然找到自己觉得开心的东西就好了,当下性并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唯一标杆啊。
周:通过这些作品,您希望带给观众什么感受,或者说有什么教育意义在里面?
柯:他们可能觉得好开心啊:这么多钱。——这样就行了,纸醉金迷 谁不喜欢呢?如果他们开心完了会有点忧伤:这么多钱,怎么就没了呢?——那就让我很开心了——纸醉金迷又怎么样?多少人的发财梦不都是灰飞烟灭了吗?当然,大家还是要做做发财梦,中国梦,美国梦。就是不能成真,那比噩梦还是要好些吧。反正睡着了也做不了别的。
周:您一天的时间安排或者流程是怎样的?
柯:没有特别的流程,除了吃饭、聊天、睡觉,基本都在工作室,不然就是在外面参加展览和艺术活动。
周:近期的创作是什么系列?有什么计划或打算?
柯:《你是人》、《稻草计划》、《点石成金》、《我的第三次婚姻》,具体形式和内容暂时保密,等作品开始展出和发生的时候我将第一时间你们肯定会知道。
艺术家简历
▲柯明
柯明艺起来主页:
http://www.topart.cn/Main/index/79106
柯明
1979年生于中国黄石,现在生活工作于武汉。
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附近学习一年,在云南省师宗县做志愿者一年,
2005-2007年学习于慕尼黑美术学院。
2011-2014年曾参与武铁佳苑、香暗华府
2016年曾参加韩国DMZ国际艺术邀请展,并参加和平文化节考察活动。
作品欣赏:
▲ 《面包计划》 观念装置 2014
▲ 《人民的币-床》 观念装置 2016 柯明
▲ (NO.01)《3000亿的灰》 观念材料 15m×6m×5m 2016
▲ (NO.02)《面包计划》 观念装置 60cm×60cm×5m 2014
▲ 《3000亿的灰》 当代艺术 综合材料 5cm×5cm 2015
▲ 《3000亿的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 END ——
信息来源:由艺艺整理,艺术家柯明授权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艺起来企业订阅号:topartcn
艺起来三大联盟计划正式启动!
一、艺起来画廊联盟计划
二、艺起来艺术联盟计划
三、艺起来美术馆联盟计划
关注艺起来的服务号、订阅号,
在任意文章底下留言
留下您的微信号和您所在的地区,
我们将与您联系!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