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主任的画,想起一个术语:性。
读佛经和学佛教的人,相信有很多人经常碰到一个术语——性,这个"性"字会很绕人。
佛教的性是什么?讲简单,非常简单,就是必然的联系,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性。
这是最容易明白的,深一点的,叫共同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共同性?有,叫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也叫理性。
到理性,这个性义认识完没有?还有一种叫心性。
心性是什么东东[疑问],就类似张主任的画。在人的意识到里,先见物,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后见理,就是因果关系。见理的人,脑子里的物相就消失了,只见理,但这个理还不究竟,更进一步,就是心性。心性就是连理都消失了,只有纯粹的一种心的活动,用画描述出来就象张主任这样的画,一般称为抽象画,而其实这是表达人离开物相和理性,剩下纯粹的心动那一种感觉,也有点类似轻微醉酒的那种感觉。这一步,已经是非语言能表达,用画来表达,也还是相似。
这个心性有什么意义?表示无论人用什么相来表现它,它都显示同一性。这句话不好理解,举个例:一个人有多好,变坏的时候也会有多坏,反过来也一样,这内在的原因就是这个好和坏的同一性在起作用。相当小孩子,要好,也好不过大人,要坏也坏不过大人,他的好坏程度被他的年龄限制住了,也就是被他的性限制住了,这个年龄决定了他好坏的程度,叫同一性,心性的意思同此。
那么,到了心性这个程度,这个性义完结了吗?还没有,佛教还有一种性,叫空性,相当无性。这怎么理解?就是无知的状态,无知无觉的那种状态就叫空性。但这样表达容易让人从文义上理解出问题,会走入偏差,那就有一个更好也准确的理解,叫孤立,孤立就是无对待,就是无比较,这时的感觉就是空,人的意识产生,是有反映的一面,但更深层的是由分别产生的,也就是有差别存在,能比较才能产生意识,也就是矛盾产生意识,无矛盾就无分别、对立,也就没有意识,这个无意识的状态就是空,相应所谓的性就叫空性。万事万物皆是独特的存在,也就是有孤立存在的一面,所以万事万物本质为空,叫当体为空,当,是本的意思。这也叫一相无相,无比较的相是没有相的。
明白空性,又完了吗?没有,又要反回去,要有有,就是又逆着反回去,又见到瓜和豆。这里面很复杂深奥,我还不能清晰认识,不敢多说。
这样一看佛教所认识的这个"性"义有多少个层次?我们一般处在什么层次?我们一般处在理性的层次,抽象画是进入了心性层次,但仅仅只是感觉到,并通过画表现出来,但还不能清晰的认识或者说明白是什么回事,同理,音乐也具有这种相似性,人的无具体内容的声音也如此,例如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辨别那个人是快乐还是痛苦,并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心性的层面。
以佛教认识,如果一个人能清晰的认识到心性,并能运用,那么,才算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早了,简单几句,就会真正认识到"近朱则赤,近墨者黑",更厉害就是自己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在这里,佛教就给人认为似乎转到唯心上去了。
不早了,睡觉了。
吴智钢于2016年11月6日凌晨